
10月9日,《光明日报》第09版“文化新闻”专栏围绕国庆中秋假期各地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报道了各地如何推动文旅融合,提升旅游供给的文化味儿。其中,河南中牟新区备受关注,“丰富场景 文旅深融”其文化体验景区强势领跑。
以下为文章节选:
河南中牟
丰富场景 文旅深融
夜幕降临,位于河南中牟新区的建业电影小镇响起阵阵惊呼——铁花匠人扬起铁花,万千星火在夜空下绽放。武汉游客李萌举着手机,镜头里的璀璨与身边的欢呼声完美交织,“光影掠过斑驳建筑时,好像穿越回了百年前的老郑州!”这个双节假期,中牟凭借“传统文化+潮流体验”的独特模式,成了众多游客追寻的“诗和远方”。
而这份让人沉醉的体验,远不止于夜晚的“打铁花”,整个电影小镇都被精心打造成了沉浸式体验空间。身着旗袍的工作人员笑意盈盈地引路,锃亮的老式黄包车停靠在街角,民国风格的商铺挂着红灯笼,空气中飘着老冰棍的清甜,留声机里的婉转旋律缓缓流淌。游客们或换上长衫马褂漫步街头,或在复古照相馆定格时光,一步一景皆是“老时光”。
这个假期,坐落于中牟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戏剧主题公园也迎来了客流高峰。在公园内的非遗体验区,陕西游客张婷带着孩子正跟着传承人学习木版年画拓印。她小心翼翼地铺好宣纸,用刷子轻压雕版,色彩鲜艳的门神年画慢慢成形,“以前觉得传统文化离年轻人很远,亲手做了才发现老手艺这么有趣。”这里的木版年画、布老虎、泥咕咕等非遗展示与体验活动,每天吸引超千名游客参与。
“除了体验非遗,我们还观看了黄河文明主题戏剧,感受厚重的黄河文化。”让张婷印象深刻的是,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会和观众对话、互动,一起“亲历剧目”。她直呼“这趟旅行太有意义了”。
如今,越来越多游客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的浅层体验,而是更追求深层次、个性化的文化体验。面对这样的需求转变,地方文旅该如何创新表达,才能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受?
“我们不做简单的文化堆砌,而是通过多元、深入的呈现方式,让文化真正‘活’起来。”建业文旅品牌部经理刘凯鹏说,“核心是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产生深刻共鸣:既能设身处地感受文化魅力,又能与之建立情感连接,最终实现与文化的共情。”
中牟新区党工委书记丁文霞表示,中牟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推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新意”的文旅产品,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