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信用中牟 信用动态 正文
【诚信建设万里行】浅谈诚信
来源:中牟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0-10-27 00:00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 "人而无信不只其可” ,延伸之意就是:“信, 则知其可”。正如薛瑄所说:“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诚信的品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懈追求。可近年来频频爆出的考场失信案件,体现的却是当下考生诚信的缺失。

2014年6月17日,央视报道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教育部回应称,已派出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河南省招办回应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2012年6月7日凌晨,江西婺源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出售高科技仪器用于高考作弊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令人吃惊的是,这犯罪嫌疑人中竟然有三名是在校大学生;2014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白某(在读研究生)、连某(研究生毕业)经预谋后,于2014年12月19日晚支付给郑某(研究生毕业)现金1.2万元,由郑某从担任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监考老师汪某处以收买的方式,非法获取2014年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

以上等等这些事件,无一不是对诚信的践踏,诚信怎么理解?

“诚”左变言之旁,右边是“成”字,表示言语必成,也就是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去完成,答应别人的事必须要做到,不能失信于人。“信”左边单人旁,右边是“言”字,表示诚信在言语上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说的话要真实,许诺了就不能食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北宋词人晏殊十四岁时被人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在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时发现试题是自己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皇帝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他的这一行为流传千古,也值得我们今日的考生为之借鉴。同样,北大天正总裁黄斌冒着赔钱的风险也坚持自己的诚信原则,对自己所签的单子负责。最终他的行为感动了客户,获得了客户的支持。在电脑业发展的大潮以及自己的诚信原则下,他最终成为了中国IT界的翘楚。诚信,宛若一股清泉,能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出洁净。

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提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已经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步。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大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诚信是一种风格,一种姿态;诚信是一种潇洒,一种境界。这纯粹又美好的品德,理应被我们弘扬。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