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大年,赶庙会,看杂耍是数百年来老百姓们过年的传统习俗。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质量发展,2月16日,由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开展的“2022年《二鬼背跌》公益培训班”在贾鲁河畔火热上演。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位于官渡镇小王庄的贾鲁河畔春意浓浓,十里长堤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你来我往,热闹非凡。有唱歌的、戏迷唱戏的、卖各种小吃的、卖儿童玩具的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而在河岸的另一侧,“2022年《二鬼背跌》公益培训班”的活动招来了上千人。有提踵踮脚的、有老人肩驼着孙子的、有站在电动车上的;里三层外三层,观众把活动现场包围的水泄不通。《二鬼背跌》传承教学及展演在传承人的指挥下有序进行着。表演者身穿数十斤重的道具服装不停地滚打摔爬,你摔倒我,我绊倒你,你倒我起,从地上摔到凳子上,又从凳子上摔到桌子上;既惊险刺激又热闹搞笑,观众不时给以加油助威,掌声、笑声、呐喊声响彻两岸。整个活动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有一个年过七旬的老者激动地说:“好多年没有看过这样的表演了,一般人以为是两个人在摔跤,其实是一个人在表演。既精彩又神奇又眼花缭乱扑朔迷离。春节能看到地地道道本乡本土的民间杂耍,又回到小时过年的感觉,找到传统年的味道了。今天一看二鬼背跌心情愉快,会多活十年!”
代表性传承人李玉忠介绍:为了把项目传承好,我们又收了几个年轻的学员,今天表演的就是新学员,我们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演中练,练中学,学练结合,让他们尽快掌握表演技能,接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接力棒”。
据了解《二鬼背跌》早在清末民初就流传韩寺镇东岗村,已有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如今已是中牟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加大传承力度,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为该项目购置服装道具,组织开展公益培训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扶持。如今每逢企业庆典、春节和民间文艺活动都会邀请《二鬼背跌》传承人前去表演。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大治理大保护,现在的贾鲁河岸草绿花香,河堤宽敞,已成为老百姓的后花园,群众每逢闲暇节日都前来打卡被称为“网红基地”。恰逢春节这里热闹非凡,利用这特殊时段在这里举办“非遗公益培训班”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传承非遗将会收到更好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