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升意识,把好“意识关”。提升工作中的保密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各村(社区)、各部门不得提供涉密文件用于政务公开用途,从发布源头上阻断涉密信息公开的可能。
二是落实三审制度,规范流程,把好“审核关”。严格贯彻落实政务公开三审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原则,严格执行“分级审核、先审后发”程序。
三是定期纠查信息,及时整改,把好“纠查关”。坚持对于已经发布的信息,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找出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对照上级部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确保政务公开网站真正成为群众的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