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稳粮于策。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主动与气象部门会商,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高预防意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
二是藏粮于地。针对秋粮作物生长旺盛期,因田因苗分类管理,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抵施化肥,实施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及时追肥;科学管水,密切关注土壤墒情,遇旱及时浇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范夏季暴雨;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防治。
三是保粮于技。组织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等不同领域专家,坚持因天、因地、因苗,开展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时期,提出相应管理措施;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苗情、墒情、病虫情,针对农民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深入细致地开展技术服务,实现送技术到田、送服务到户,提高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
四是固粮于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线上课堂等信息化手段,结合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印发 “秋作物栽培技术规程”、 “病虫害防治手册”等科技资料500余份,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