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中国将持续针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一流营商环境”,要求“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与亮点
(一)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活力充分释放
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决定取消29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4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层级。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共列入事项123项,比2019年版清单减少8项;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与2019年版相比,全国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压减比例17.5%,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压减比例18.9%;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与2019年版相比增加127条、修改88条。
减少企业用电、用气支出超1080亿元。
全年可量化降低物流成本超过1300亿元。
全国“信易贷”平台已于9省市地方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超过731家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他地方分支机构完成平台入驻,累计整合与企业融资授信密切相关的信用超过187亿条,向中小微企业实际发放贷款累计31万笔、房款总额突破5600亿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6个省份31家转供电主体进行直接检查,部署全国检查转供电主体83893家,退还多收电费14.21亿元。
(二)法治化建设步伐加快,良法善治成为共识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开展巡回宣讲解读60余场,累计培训超过3万人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已累计修订废止不符合《条例》规定和精神不一致的有关规定全面停止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已累计清偿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逾期欠款8500多亿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6部门联合印发《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开展联合抽查,涵盖35个业务领域共74个联合抽查事项。
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实现与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互联网+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接入各地区各部门监管应用451个,汇聚监管业务数据21亿条,发布监管动态2万余条,业务人员注册用户超过200万人。
全国信用平台共享平台联通46个部门和所有省(区、市),归集信息近600亿条,“信用中国”网站推动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日访问量突破1.2亿人次。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优化升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归集共享公示各类市场主体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数据信息13.15亿条,访问量累计达到1557.9亿人次,查询量达到145.93亿人次。
(三)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和市场采购出口分别增长了31.1%、25.2%。
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4.91小时和1.78小时,同比分别减少1.82小时和0.95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64.2%和85.5%。
海关总署推广关税保证保险试点,累计3509家企业参与,担保税款3776亿元,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近80%。
(四)便利化举措广泛推行,政务服务高效便捷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超4亿人,已联通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个国务院部门,接入地方部门300余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和一大批高频热点公共服务。
国务院部门40个垂直系统已初步向各级政府部门开放数据共享,逐步满足政府服务部门对自然人和企业约500项数据查询的需求。
56.3%的省级政府、73.3%的副省级城市政府、32.1%的地级市政府已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
(五)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推进,复工复产保障有力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定期汇总全国40个城市500多个数据采集点的11类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动态。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非接触式”网上办税缴费事项清单,实现95%以上的企业纳税人、缴费人网上申报。
三、2021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包含内容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绘制了686个解释性图表,梳理了各重点领域的480余份政策文件和188项改革亮点,汇聚了18个重点领域225个典型案例和国家级新区的实践成果。
(一)总结篇
主要介绍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制度及评价实践,展示各地区、各部门改革成效,勾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蓝图愿景。
(二)示范引领—最佳实践篇
集中展示参评城市在18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围绕解决体制性障碍、机械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形成地方特色典型案例。
(三)改革集萃—新区实践篇
系统介绍参评新区2019—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工作、创新举措、未来展望等内容,重点展示新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用改革的办法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的具体做法。